13524975800

公司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新闻动态 > 公司动态 > 求真务实、勇攀高峰 - 记生产技术部的2024~2025

求真务实、勇攀高峰 - 记生产技术部的2024~2025

文章来源: 浏览次数:

在质卫科技的发展进程里,生产技术部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职责。2024年,市场环境复杂多变,但生产部依旧取得了出色成绩。


今天,我们和生产技术部负责人白工展开对话,一起探寻这些成绩背后的领导力要素......




问:白工,你好,新年好啊~你在公司初创不久就加入了,这12年,伴随着公司一起成长,一定有很多感受吧?


白小康:是的,一晃眼来质卫已经整整12个年头了,在古代的历法里,也就是“一纪”,现代也俗称“一轮”。我平时喜欢翻看历史书,有一本先秦著作《国语》当中有句话说:“蓄力一纪,可以远矣”,意思是养精蓄锐12年了,已经准备充足了,可以远行了。对人,或者组织来说,都是如此。


对我个人来说,12年,从28~40岁,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。在质卫这12年的积累和沉淀,意味着长期的稳定性和适应性。12年,在光伏行业的知识储备,以及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,让我在面对各种的机遇和挑战,变得更有韧性和信心。



问:看完生产技术部2024年终总结,收获特别大。可以分享一下,2024年生产技术部有哪些宝贵经历?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事情?


白小康:2024年是硕果累累的一年,我们不但超额完成了年初的既定目标,还带领团队完成了质卫第一个千万级实验室项目-洛阳国家光伏质检中心,陆续完成多个整包实验室建设。


制造单品包括2KW电源制造、PID电源数百台,还有生产订单超百个,包括电流连续性测试系统、PID测试系统、二极管测试系统、光源老化箱、环境老化箱、物理设备数十套,还完善了部门组织架构,各事业部团队建设,完备的过程文件、SOP、车间规划布局,标准化现场培训演练,特别是二极管测试系统产品稳定性和准确性有质的提升,并成为行业标杆。



问:恭喜白工和部门同事了,在这个过程中,相信你们直面了很多挑战,具体有哪些经验和心得?


白小康:回想起来,新品生产制造之路的确是筚路褴褛、满路崎岖的。公司上下也给予我们足够支持,我们也在不断完善制度和流程,不断完善队伍,不断试错、纠错。


目前我们具备专业的软件设计师、电气工程师、制冷工程师、机械结构工程师、产品调试工程师、装配工程师、售后工程师等等,就像一块混凝土一样,它主要成分有水泥、沙子、石头、钢筋、水等,只有混合在一起才能保证及足够的强度和韧性,所以大家一起努力,拧成一股绳,1+1>N,就能做成很多以前不敢想、做不到的事情。感触很多,我相信:


第一个,研发产品就是要遵守科学规律,学会动脑筋,要有知识积累和传递。这12年,我心里始终有个信念,我不怕事,事要怕我。事情来了不必惊慌,勇敢直面就是了,从原理去分析,弄懂每个器件之间逻辑关系,这就是知识的积累和传递,到现在我都受用无穷。


第二个,研发产品加强对错误的测试和验证。在我们中国人的潜意识里,什么叫水平呢?就是做出来的事没有错误,对工作的要求也是这样的。我们为什么有这种追求完美的思维呢?既然没有错误,就不需要验证了,对什么都是信心十足,认为加强测试就是资源的浪费和成本的提升,大家常常有这样的心态。


事实上,没有完美的产品,科技含量越大,你的错误率就越高,只有对每件小事有敬畏心,加强对错误的测试及验证,才能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,才叫真正的水平。


第三个,研发产品,要学会做一个“笨人”。其实我们中华民族从来不缺聪明人,反而最缺的就是“笨人”,认为研发是可以投机的,拿来别人的成果就可以用,这是最快的方式,对与研发产品伊始这是可以的,但是产品发展最后拼的还是技术,拼的是你人才储备、知识储备、拼的是积累。


曾经我看到了刘震云在北大演讲的一篇文章,刘震云是我们河南新乡延津县的一个作家,也是1978年河南文科状元,他说他的外祖母是他人生的第一个导师。


他的外祖母是个普通的中国农村妇女,不识字,她和上个世纪同龄,1900年出生,1995年去世,活了95岁,在方圆几十里是一个明星,但她一辈子给地主打长工。她个子只有一米五六,但是我们黄河边三里路长的麦趟子,每次割麦子时她都是头把镰。头把镰是什么?就是第一提琴手。当她把麦子从这头割到那头的时候,一米七八的大汉才割在地头中间。


在他外祖母晚年的时候,他跟外祖母有个炉边谈话。他说,你为什么割得比别人快?他外祖母说,我割得不比任何人快,只是割麦子的时候我一旦哈下腰,就从来不直腰;因为你直一次腰你就会直十次、二十次;我无非是在别人直腰的工夫我割得比别人快一点。接着她语重心长地说了句话:我是个笨人啊。


这真的是一个伟大明星的教诲!其实人生的导师无处不在,最早知道刘博的时候,只听说他上海交大的博士,那应该是十五年以前的事情了,在那个时代,博士学位非常稀少,对于我而言更是遥不可及的,觉得能读博士的人都是天赋异禀,聪慧过人。


机缘巧合他在2012年创立质卫的时候把我招聘来了,在公司起步的时候,最大的感触就是每天都是做不完的方案,刘博甚至会凌晨打来电话喊我一起做方案。客户的需求只要有,他就要给与方案,有些产品根本一点思路没有,他仍然想尽办法,坚持满足,然后就是开车的时候在想方案,吃饭的时候在想,睡觉的时候还在想,于是有了半夜打电话让我起床做方案。


这件事让我明白了爱迪生的那句名言“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,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”这句话。我也知道了,这个博士的大脑也是普通的大脑,他无非是比我们更努力、更勤奋,永远会比你想的多那么一点,他的大学、研究生甚至博士,学的虽然是太阳能,但是与我们测试设备都没有直接相关,靠的是后天的勤奋、持续的学习,和一套科学的方法论,才会在机械、电气、制冷领域都有所建树。



问:2025年国内外的形势,行业内很多人都不乐观,你是怎么看的?对公司、对部门同事,有哪些期待和愿望?


白小康:无论外界环境怎样,我始终相信,只要以身作则、积极主动,再难的环境都必定有成事的机会。比如说,有这么个情况:2024年我们遇到一个大项目,对接人员中有新同事,因为对产品不熟悉,产品图纸、工艺文件也不完善,所以安装同事怕把事情干砸了,出现了无人可调的状况,项目进度催的又紧。


最后我约小陆谈话,把情况和他讲了,他第一反应是可以啊,没人去的话我去,在当时无疑是给我一支强心剂,我又问他,你对箱子这块了解吗?他说,不全了解,不是还有你们嘛,不会就问,没人去我就去,能做什么我就做什么,不挑活儿,


我从他眼神中似乎看到了那种:黑暗中没有火炬,那么我只有燃烧我自己,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英雄气概。这无疑是我们工作中的榜样,其实更多是对我们团队的信任,也正是有了这份信任和对团队的热爱。他今年出差达到了122天,在所有安装人员中遥遥领先,售后工程师也都抢着带他出去,因为他敬业、敢于接受挑战。


当然还有小张、小周等等,我也希望我们团队中出现更多这样的勇士能前赴后继,我也呼吁大家,点亮你我手中火炬,照亮勇士前进的道路!去攀登更高的山峰!




对生产部白工的访谈结束了,但是质卫科技生产部2025的奋斗之路才刚刚开始......


从这篇访谈中,我们看到,在生产部内部,从领头人到各个员工,正在逐渐形成高度信任和默契,这将汇聚成一股无形的巨大的力量,这股力量必将坚不可摧。


在这个充满变数与机遇的时代,这股力量,必将帮助我们抢占先机,实现更快的发展!